当前位置: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改造中国与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李赛凤 编辑:杨雁霞 2021-01-21 14:09:07
时刻新闻
—分享—

1_1.jpg

位于岳麓山下的新民学会旧址。

红网时刻记者 陈宗昊 李赛凤 长沙报道

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出来,游过湘江再步行到岳麓山脚下的溁湾镇刘家台子,对于1917年秋天之后的毛泽东来说是件平常事。

租住在刘家台子“沩痴寄庐”的蔡和森一家,当初选择这所地处偏僻、靠近坟茔的宅子主要因为租金便宜。

蔡畅后来回忆:“从1917年秋季起,毛泽东以及张昆弟、罗学瓒、邹鼎彝、何叔衡、陈章甫、萧子升等进步青年更为频繁地来往我们家中,他们多数是第一师范的学生,而第一师范的校址几乎正和我家的住处隔岸相对。”

除去第一师范校友身份,以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友谊而言,二人更是至交,甚至1919年4月,毛泽东母亲文素勤到长沙治疗扁桃腺炎期间,也曾住在蔡家。而此时,由毛泽东、蔡和森和萧子升等人发起的新民学会已经成立年余。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在蔡家堂屋举行成立大会,学会名称取自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萧子升、萧三、何叔衡、陈赞周、毛泽东、邹鼎丞、张昆弟、蔡和森、邹蕴真、陈书农、周明谛、叶兆桢和罗章龙到会,并通过了毛泽东和邹鼎丞起草的新民学会会章,其中包括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以及“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的会员守则。

据当事人回忆,为了款待来宾,经济上并不宽裕的蔡家为聚餐筹备了数日。除了购买一些猪肉和自种的蔬菜,蔡和森还亲自到湘江捕捞了鱼虾。成立大会当天,蔡母葛健豪领着女儿在厨房忙活了整整一个上午。

会上,萧子升被推选为总干事,毛泽东和陈书农为干事。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15年,毛泽东便与第一师范同学蔡和森、陈昌、萧子升、熊光楚、萧三等组织哲学研究小组,请老师杨昌济指导,对哲学和伦理问题进行定期讨论。也正是这一年,毛泽东和蔡和森在杨昌济的推荐下,成为《新青年》的读者。

新民学会成立后,向警予、李维汉、易礼容、蔡畅、谢觉哉等人也陆续报名加入,会员人数达到78名,“长沙城的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第一次在一个团体里组织起来”。

放眼20世纪初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状促使当时的年轻人为“道路”问题而努力探索。类似新民学会这种由抱有爱国之情、忧国之心、救国之志的青年组成的团体不止一个,比如正在天津南开学校就读的周恩来,就和马俊、郭隆真、邓颖超等人发起组织了觉悟社。

但新民学会是当时汇聚人才最多、组织最为严密、影响最大的一个。它的许多成员都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党员,堪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源头之一。

新民学会成立后两个月,毛泽东从第一师范毕业。在6月下旬的学会会议上,会员们讨论了“向外发展”的问题,认为留法勤工俭学有必要,应尽力进行,并推举蔡和森、萧子升专门负责。

这是新民学会成立后推动的第一件大事。在杨昌济、李石曾、蔡元培帮助下,包括萧子升、蔡和森等新民学会会员在内的湖南赴法勤工俭学青年于次年开始分批启程。

有趣的是,1920年夏天,为赴法勤工俭学筹款的毛泽东在上海通过章士钊募集到两万银元。43年后,毛泽东开始每年从自己稿费中拿出两千元人民币“还债”,直到章士钊逝世。

随着萧子升前往法国,新民学会的会务由毛泽东主持。

这已经不是毛泽东第一次主持会务工作。1917年10月8日,当选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的毛泽东便积极组织各种课余学术和体育活动。一个多月后,毛泽东以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名义组织学生志愿军,将逼近长沙的北洋军阀王汝贤部三千多名溃军缴械遣散,避免了学校和长沙城遭溃兵劫掠,史称“猴子石缴枪”。

1918年10月,正在为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进京奔走的毛泽东由杨昌济介绍,结识了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并被安排在图书馆担任助理员。在这里,毛泽东阅读了有关十月革命的文字。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向新民学会会员介绍了俄国十月革命和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等著作。

受五四运动爆发影响,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成立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发动罢课,声援北京学生。1919年12月,为领导湖南社会各界驱逐军阀张继尧的斗争,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

在北京,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并先后在北京、上海见到李大钊、陈独秀,开启了他人生最关键的转变,从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7月,在上海开展“驱张”宣传的毛泽东回到长沙,开始了紧张的建党准备活动。

与此同时,新民学会旅法会员在法国蒙达尔纪开会提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但对于用什么方法达到目的产生分歧。

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致信毛泽东,指出要救国救民,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他还第一次明确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并第一次系统提出建党理论和建党原则。毛泽东在后来的复信中说:“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毛泽东与蔡和森来往于中法两国间的信件,记录了他们积极筹备建党工作的探索过程。

1920年秋冬之交,陈独秀致信毛泽东,请他在长沙建立与上海同样的党组织。毛泽东与何叔衡等6人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成为中国共产党8个早期地方组织之一。

1921年1月1日,新民学会在潮宗街上的文化书社召开会员新年大会。经过连续三天的热烈讨论,会员们用“起立”表决方式最终确定 “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共同目的,选择“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把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引上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理想的道路,为中国社会的改造和建设而努力奋斗。

至此,新民学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至1921年新年大会时发生了质的飞跃,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特别是在湖南建党方面,做了思想和组织两方面的最好准备。

若干年后,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的窑洞里记下了毛泽东对新民学会的评价:新民学会“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

长沙文史专家顾庆丰介绍,新民学会不仅最早提出了建党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学会的优良作风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在新民学会旧址前的石牌坊上,镌刻着蔡畅题写的“新民学会建党先声,毛蔡寄庐流芳千古。”这是对新民学会历史地位的精确概括。

相关链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橘子洲头岳麓山下,时代之问仍在回响!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湖南第一师范:妙高峰下,恰同学少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的求学岁月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李赛凤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1/21/89088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