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名刊大刊 |《经济地理》:在科学的春天里诞生 40年坚守倡导和谐人地关系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高芹 2021-07-24 14:45:18
时刻新闻
—分享—

1副本_副本.png

1981年7月,《经济地理》正式创刊。

红网时刻记者 王嫣 长沙报道

这是一本在科学的春天里诞生,在改革的春风中成长的学术期刊。

它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走过40年的风雨。

被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等评价系统收录。2012-2020年,连续9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2015年、2018年获评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2018年被Google学术评为“中国学术期刊100强”……将地理学、经济学两大学科特色相融合,始终秉持“倡导和谐人地关系、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创刊宗旨,在几代地理学者和编者的心血浇灌与辛勤培育下稳步成长,它就是——《经济地理》杂志。

1副本.jpg

《经济地理》编辑部。

5副本.jpg

《经济地理》被CSSCI来源期刊、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等评价系统收录。2012-2020年,连续9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

一本学术期刊缘何同被列为自然、社会科学的双核心期刊?又能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数十年如一日,在坚守中破浪前行?带着心中这些疑问,记者走进《经济地理》杂志社,在对话中、在细微处找到了答案。

品质

把选稿的权力交给专家

时间溯回至1978年,那一年,我国各大专院校的地理系科恢复了经济地理专业或课程,许多地理所也建立健全了经济地理研究室,我国经济地理学得到了复兴,科学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根据全国地理学科总体布局,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隶属于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1978年5月,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正式成立,成为了全国唯一的以“经济地理”命名的地理类研究所。

时隔半年多后,1978年12月,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在长沙组织召开了“全国经济地理学术会议”,会上决定创办《经济地理》刊物,以开辟经济地理学术园地。在多方努力争取下,最终《经济地理》编辑部设在了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内。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1981年7月,这本由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合办的杂志——《经济地理》正式创刊。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40年来,《经济地理》始终狠抓质量建设,把这一标准践行融入到了每期杂志的出版里。

“学术期刊论文一经出版,就被各数据平台收录发布,传播效率高、传播范围广。因此,对期刊出版而言,稿件编校质量是除论文学术质量之外最为关键的环节。”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地理》编辑部主任苏昌贵介绍,《经济地理》坚持投稿稿件“四审”制度、录用稿件“三校三读”制度,真正实现了把选稿的权力交给专家。

《经济地理》杂志每一篇收到的投稿都会先经过期刊专任编辑进行初步筛查,然后由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内专家按领域分类审读,再由编委、编外审稿人队伍匿名评审,最后由期刊副主编完成审稿、组稿,期刊主编对审稿结果核准。而这一选稿体系,很好地保持了杂志的品质与专业性,让更多高品质、高水准的学术文章在期刊上发表。

4副本.jpg

摆放在一位编辑桌上的专业书籍。

2副本.jpg

时代在变,《经济地理》杂志的封面依旧是低调的大地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了一个小细节。在编辑部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湖南统计年鉴2016》《湖南对外贸易促进报告(2015-2019)》等一摞专业书籍。苏昌贵笑着说:“这都是我们编辑的手边书,学术期刊讲究科学准确,我们编辑要把一丝不苟严谨科学的态度融入到编审工作中,如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会随时查阅专业书籍。”

从1981年第1期杂志封面以地球为背景,到如今山水环绕、高铁穿城而过的封面图案,时代在变,而《经济地理》杂志的封面依旧是低调的大地黄。“这是土地的颜色,金黄色,寓意‘经济’,山水象征着生态环境。地理讲究格局,我们把美好的愿景呈现在了封面上。”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所长、《经济地理》杂志社社长魏晓坦言,“现在这版封面,我们已经用了10年。《经济地理》是学术期刊,我们希望杂志从内到外给人以稳定的印象。”

情怀

在科技界要敢于担当

从1981年创刊,至今年6月,《经济地理》共出版280期,刊发了8200多篇文章。无论何时,《经济地理》始终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大政方针,聚焦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城市群/都市圈、三农问题、土地与生态、旅游经济等领域,注重研究结果与建议对策落到地理空间实际,引导广大学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19年9月,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经济地理》10月立即策划组织研究专栏,在2020年4~6期以3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栏”的形式连续刊发了15篇专稿,多角度、全方位探讨了黄河流域经济、生态、环境等的高质量发展问题。

3_副本.jpg

2020年3月,《经济地理》刊发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撰写的《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文。

为了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此时,《经济地理》收到多次为此事大声疾呼的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发来的相关论文,考虑再三,刊发了《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文,让广大学者听到陆大道院士对唯SCI论文挂帅导向的批评,为地理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不忘求真穷理初心、纠正功利化导向、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创新工作指明方向,更是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科技界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苏昌贵看来,陆大道撰写的《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这篇文章里,有的话语可能很尖锐,但可谓爱之深、责之切也,《经济地理》发表这篇文章,既是被陆院士的爱国求真情怀所打动,也是希望这些文字,能够真正让科研一线的科研教学人员有所触动。

创新

让中国的经济地理成果走向世界

如何才能拓展学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发挥融媒体聚合传播优势,不断扩大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19年3月省政府决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含《经济地理》杂志)并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进入高校,办刊条件改善了,办刊信心增强了。2019年7月,《经济地理》探索网络传播新方式、新渠道,开设了“经济地理杂志”微信公众号,开创性地打造了“辣妹子”编辑虚拟形象。

期刊发表文章延伸解读、时事热点、经济地理人物榜、文章影响力数据、专栏征集……一批有思想、有观点,耐读、好看的文章定期向受众推送,不仅活跃了学术气氛,还受到了地理学界的欢迎与好评。

2020年5月,《经济地理》“学习频道”随之上线,与“期刊频道”并驾齐驱。编辑部邀请了国内人文经济地理领域优秀中青年专家就相关学术热点、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等录制讲座视频,受众点开公众号,就能免费观看,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

为了更好地利用期刊品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学术影响力,推进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近几年,《经济地理》还先后组织召开了“《经济地理》优秀青年作者发展论坛”“《经济地理》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论坛”“国土空间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双循环背景下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等高端学术会议,利用会议吸引优秀作者群、高质量论文,引领学科发展,逐渐形成期刊品牌学术活动,更多关注社会经济重点、难点、前沿问题开展研究,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苏昌贵介绍,“我们现在以期刊为主,加强学术交流,正在构建期刊、学会、高校院所、人才的学术共同体。今年下半年,我们还会在广西柳州、山西太原、湖南长沙举办学术论坛,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进行研讨。”

随着互联网和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网络出版与传播方式的革命,期刊发展已进入创新发展阶段,学术期刊如何在专注学术、坚守质量的同时,乘风破浪出海成为了当下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济地理》自20世纪90年代末,就找到了自己清晰的定位:在1999年《经济地理》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并将创刊以来的全部文献数据转录于数据库,通过中国知网(CNKI)电子文件向国内外出版发行,成为了“借船出海”较早进入网络出版的期刊之一。如今期刊电子版发行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经济地理》电子版年下载量达95万次,约600万页。2015年加入中国地理学会地理资源期刊集群网,实现了学术数据实时共享。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魏晓表示,“目前,《经济地理》立足中国,已取得良好成果。未来,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这个新平台上,我们想构建高质量的出版体系,推动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同时,为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筹划创办英文期刊,让中国的经济地理成果更好地走向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7/24/97001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