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8月11日讯(通讯员 彭雪粒)“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抱薪者须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近段时间,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多个省份,龙山县第一时间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全县设置三个隔离点。各条战线多名同志投身其中,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不分昼夜的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石羔隔离点
石羔隔离点有医务人员3名,公安人员1名,隔离床位共14个,最多的时候隔离人员都住满了。回顾这一个多月的经历,就像过山车一样,从隔离病房收治第一例被隔离人员到目前剩余的6名,期间出了进,进了出,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常忙碌得忘记了休息时间,苦过累过也曾想放弃过,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从7月1日进驻石羔隔离点以来,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来自县人民医院的符松林说道:“如果可以,希望疫情彻底好转后,我能回家去看看。”
防护服、头套、帽子、靴子……换上层层包裹的防护装备,周而复始循环的工作开始了。“每天穿着防护服,身上衣服湿透,好像刚从水里涝出来一样,想给家人发个微信都腾不出手,但是必须在这样的密封下,我们才能进入工作区,进去之后基本都是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直到交接班了才将防护服脱下来。”来自红岩镇中心卫生院的彭亿武说。
党校隔离点
党校隔离点内,共有医务人员6名,公安人员1名,其中来自龙山县中医院的护士张青青,自疫情防控被抽调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任劳任怨,为疫情防控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在隔离点内,最多时隔离了80余人,可想任务之艰苦,为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不仅每天穿着严实的防护服,更是一天做一次核酸,时时刻刻消毒。
有位20多岁的被隔离人员出现发热症状,但核酸检查结果是阴性,处于观察期时,很不配合,抵触情绪较重,有时会很抓狂,有时又感到孤独,整个人很消极。张青青护士每次都会开导他,给他信心:“不用紧张,医生随时都在,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们。”面对张青青坚定的目光,经过多次开导后,被隔离人员的状态逐渐好转,不再消极抵触,变得积极乐观。
人民医院(老院区)隔离点
“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采集核酸;8点开始清理、打包、运送垃圾,需要清运的垃圾有20几箱,重达数百斤;9点各个区域消毒,一天消毒两次,每次需喷洒8桶,每桶消毒水重达40来斤;中午12点给被隔离人员分发午饭;17点分发晚饭。一天之中还需随时关注被隔离人员的情况及情绪变化,随时搞好监测,做好心理疏导”——这就是医务人员的一天。
26岁的向利华平时的朋友圈非常活跃,今天晒一下美食,明天晒一下美照,后天晒一下不期而遇的美好。在父母眼中,她就是无忧无虑的“娇娇女”。但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她一个华丽转身,毫不犹豫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让无数人竖起大拇指。“娇娇女”化身“女汉子”,什么事都抢在前面,经常累得虚脱也不吭声。
30岁的彭桂英,护士长口中最能干的护士妹妹。4月份在石羔隔离区工作了一个多月,这已经是第二次进入隔离区工作,家里还有一个1岁半的孩子,也只能丢给有青光眼、视力不行的婆婆照顾。尽管对消毒水过敏,导致手脚溃烂,也阻止不了她把最脏最累的活抢在最前面做。在身穿防护服工作期间,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如厕,每当轮班的时候,脸上已经被护目镜勒出了深深的凹痕。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外面全是病毒,你快回家吧,我想你了。”“宝贝,妈妈就是来帮助消灭这些病毒的,等病毒没有了,妈妈就回家!”每每提起自己的孩子,向银香都觉得自己对不起她。37岁的向银香最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一进隔离区就是六、七个小时不出来,吃饭经常上顿不接下顿,名副其实的钢铁女战士。
朱传洪、张鹏锋,两个年轻的爸爸,最有担当的男子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们休息一下,我们男士来”,在隔离区停留的时间最长,手脚都磨破了,为了少上厕所,男医生们都穿上纸尿裤。“我甘愿为群众的健康安全赴汤蹈火,只盼望这场仗能早日结束战斗,想快点回家看看孩子……”说起孩子,两人的眼眶湿润,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舍小家为大家,这是父亲对孩子的思念和亏欠。
“想到大家隔离久了可能会有烦闷情绪,我们建立了一个隔离观察点微信群,能够及时沟通解决大家反映的问题,同时可以对大家进行心理疏导。”二孩妈妈秦金莲说道。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覃金莲原是花垣人,老公抽调到吉首工作。家中两个孩子只能丢给婆婆帮忙照顾。
隔离群里有一位来自张家界高风险疫区的女士,丈夫是肝癌患者,父母古稀之年,家庭特殊,每天都睡不安稳,半夜里惊醒,一面担心丈夫的病情及年迈的老人,一面又担心自己,心理压力很大。覃金莲得知这个情况后,每天给她做心理疏导,和她拉家常,缓解她紧张的情绪,开导她积极面对、积极配合。在距离隔离期满还剩两天时,这位女士写下了真情实意的感谢信:
在龙山县卫生健康系统,这样默默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很多。在隔离人员面前,他们是护佑生命的医者,在家人眼中,他们是孩子、是丈夫,是妻子。这就是冲锋在最前线的白衣天使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快“行动者”,最勇敢的“战士”。他们将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梦想追求,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来源:红网
作者:彭雪粒
编辑:杨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