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一生的熊雪晖老人。
红网时刻通讯员 彭薇凝 章杨 报道
今年88岁的熊雪晖,1962年6月入党,1978年9月转业到常德地区德山防治院任副院长,1982年12月任常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副所长,1993年1月退休。
他一生对党忠诚,工作时敬业爱岗、无我贡献。退休后共捐助50万元用于助学、帮扶等,上缴2万元特殊党费……他用自己朴实而温暖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敬岗爱业,向党交上一生的忠诚答卷
熊雪晖出生于旧时代,成长在新社会,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见证了新中国的崛起,他被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所折服,立志用一生报答党的恩情,为国家、人民多做贡献。参军入伍后,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终于在1962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执着追求的梦想。
入党后,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党员身份,无论哪个岗位都倾尽所有。1953年,他所在的部队医院承担了抗美援朝前线转下来的重伤病员救治工作,由于医院人手紧张,加之伤病员人数较多,他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查房、换药、医嘱全都干,终于成功完成20多伤病员的诊疗任务;
1965年,组织上派遣他到广东省保安县公明公社楼村大队开展社教工作,他坚持不搞特殊,始终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除做好社教工作外,他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休息时间给当地父老乡亲们治病。为了解决无医、无药、无器械的窘况,熊雪晖承担起带教当地年轻赤脚医生的任务,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90多元工资,购买医疗器械和药品,经过一年的精心带教,年轻的赤脚医生终于“出师”,能够熟练诊疗当地群众的常见疾病;
1978年,他转业分配至常德地区德山防治院工作,任业务副院长,全院腹部及普外手术成功率节节攀升。面对职业病防治所成立时的艰难,作为主要领导的他和其他成员共克难关,当打听到河南南阳部队有一辆汽车待处理时,他亲自出面找到战友,自费千元聘请司机一同前往南阳,辗转半个月将汽车开回单位,解决了工作用车问题。
50万助学,贡献社会是党员永不退休的事业
“我认为全世界价值观有两种:自私自利与大公无私。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为祖国、为社会、为单位都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检验共产党人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这是党龄60年的熊雪晖的肺腑之言。
2016年“七一”前夕,在陪伴熊雪晖50多年的老伴因病离开人世后,熊雪晖以老伴的名义向组织缴纳了2万元特殊党费。“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为组织分忧是应该的。”熊雪晖的话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食物够吃就行,衣服保暖即可。”熊雪晖生活极其简朴,日常三餐都是青菜、米粥,住的是80年代修建的旧房,穿的都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旧衣服,偶尔还能见到在部队时穿过的衣服。就是这样一位简朴的老人,在汶川大地震时第一个来到单位捐出1000元。
2016年,老两口原本打算利用手头积攒的钱更换一套好点的房子,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当了解到老家教学设施匮乏、教育条件比较落后时,熊雪晖搁置了换房计划,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助学计划。2018年,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20万元储蓄卡连同工资卡邮寄给自己的老家——桃江县大粟港,用于支援当地的教育事业。当镇政府工作人员来单位了解情况时,所有人都被熊雪晖的朴实生活震惊了:他吃的、穿的、用的、住的已经非常简朴,况且儿孙家庭也不算富有,为什么要倾囊相助?熊雪晖淡然一笑:“工作会退休,但党员永远不退休,奉献社会随时都可以。”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一定要用在需要的地方。”这就是熊雪晖的人格魅力所在。2018年以后,他又陆续捐出退休金30万元,支援桃江六中的建设。在《艰苦奋斗,学习本领,报效祖国》专题报告会上,桃江六中全体师生被熊雪晖的朴实无华深深感动,在衷心感谢的同时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像熊雪晖一样奉献社会、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扶危济困,即成生活习惯也是快乐源泉
一生帮扶,助人为乐,成为了熊雪晖的生活习惯,也成了他快乐的源泉。2017年,一位叫熊季芳的老人因脑血栓多次住院,生活十分困难,熊雪晖听闻后马上寄去3000元钱以解其燃眉之急。此后,每逢节假日他都会邮寄一些钱补贴家用。
汉寿县丰家铺镇洞庭村五保户周阳波,一生从未出过县城,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坐一坐火车。在他80岁生日当天,熊雪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把他接到常德家中过生日,然后带他坐火车到长沙,体验电梯房,参观毛主席故居、刘少奇故居,到橘子洲头游玩,圆了老人一生的梦。同时,熊雪晖花费3000多元帮他购置了手机、电视机等生活电器,让其享受现代化的晚年生活。
熊雪晖生活方式健康简单,没有任何不良嗜好,虽年近90,却依然精神矍铄,身手矫健。他总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才有了幸福生活,我都90岁了,还能帮助别人是幸福,他现在见到需要帮助的人,依然献出援手,能帮则帮。平凡的熊雪晖,用一生感恩党,用一生贡献社会,虽然平凡,又不平凡!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彭薇凝 章杨
编辑:郑江晖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