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鱼米之乡到西域大漠,从湘江之滨到艾丁湖畔,万里湘吐一家亲。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湖南省党政代表团提出的“争当‘四者’模范,做好‘四篇文章’”的要求,讲好湖南援疆故事,共话湘吐民族情谊,近日,湖南日报、红网等同步开展“红石榴援疆故事”主题宣传,我们以《阿依努尔古丽的入党申请书》开篇,接续讲述那些令人难忘、感人肺腑、情真意切的援疆故事。
“谢谢老师的教导,我的学习、生活安好。黄老师多多保重。”4月20日,在新疆医科大学就读大一的艾迪乃,给她的高中语文老师黄海艳发来微信。三年的高中生活,艾迪乃与黄海艳老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
黄海艳老师来自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在吐鲁番市鄯善县二中支教。在她的记忆里,也始终定格着一幅清晰的画面:杏黄时节,艾迪乃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捧大杏子递给她,“黄老师,这是我们家杏树上结的杏子,请您尝尝。”杏子熟透了,软软的,甜甜的,一丝蜜似的汁水从熟透的果子里沁了出来,也沁到了黄海艳的心里:“艾迪乃家的杏真甜!”
尽管,艾迪乃已于去年6月毕业离校,却常用微信向黄海艳老师介绍自己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延续着真挚的师生情谊。
黄海艳是高中语文老师,但一些学生国语基础薄弱。为此,她精心准备着每一堂课,细致地设计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力图让自己的课程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同样一件事情,逼着做和自己愿意做,心态是不一样的,抄写背诵、照本宣科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懒政’,很难让学生接受。”为了引导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黄海艳便常常在网上找相关图文及音、视频资料,在上课时播放,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课堂上细细感受、理解、记忆。
2021年12月10日,黄海艳老师(右四)与学生在一起。
黄海艳还常常给表现优异的学生发些小奖品,通过持续不断地激励与沟通,学生们感受到了她的关心和关注,对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艾迪乃就是其中一个深受吸引的维吾尔族学生。
因为喜欢黄海艳的授课方式,艾迪乃对语文课十分感兴趣,高一时语文成绩平平的她,甚至在高二语文期中考试中考了全班第一名。
不仅如此,黄海艳还充分利用乘车间隙,为艾迪乃办起了“公交课堂”。“因为援疆的老师们会统一乘坐通勤车。正好我住在老师们宿舍的隔壁小区,每次黄老师都会告诉我,什么时候乘车,还会特意在车站等我一起上下学。”说起高中时期的一些旧事,艾迪乃满是怀念。
知道艾迪乃对古诗词颇有兴趣,黄海艳便利用坐车的时间,指点艾迪乃背诵古诗词。通过这样持续不断地“开小灶”,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艾迪乃的语文学科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也进一步促使她在学习上信心倍增。
2020年6月,高二学年将结束时,黄海艳也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援疆工作。
这天,黄海艳给学生讲起了“灞桥折柳”的典故和李白的《劳劳亭》,并顺着话题,向学生们告别,也祝福他们能像柳枝一样,插枝即可成活,未来繁茂生长。
2021年11月13日,黄海燕老师在鄯善县二中上语文课。
课后,学生们突然跑到办公室问她,“老师,你下学期再来好吗?带我们到高三毕业吧!”学生的期盼让她很感动。关于去留,她心里的答案也变得更为清晰。
如湘水柔情,如衡山灵秀,湘女的钟灵毓秀在黄海艳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像母亲一样,教导学生知识,也向这群可塑性极强的孩子们传递着正向的价值取向。
最终,在与家人商量后,黄海艳向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及派出单位、鄯善县教育局申请了再次援疆。
是什么让她作出了这样的选择?她给出的答案是,第一次援疆,是因为向往;第二次援疆,是因为热爱。
2021年6月,黄海燕执教的高三(五)班在高考中语文取得了理科平行班最好的成绩。黄海燕说:“艾迪乃在班上的语文成绩最棒!”
援疆多年,她收获无数学生的爱戴,深深爱上了这片热土,她这样说道:“孩子们经常说我用温柔感化了他们,我也觉得,自己被这些孩子融化了,他们热情、善良、淳朴、真诚。援疆终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想,孩子们的每一次问候、每一个笑脸,都会永远停留在我的梦里。”(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供稿,作者:全荃,视频:蒋红)
相关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全荃 蒋红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