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韵沅陵|一县好山留客住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朱彩辉 编辑:梁馨雨 2023-07-25 16:56:13
时刻新闻
—分享—

沅陵境域皆山,是名副其实的山国。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如两条游龙并行于沅水两岸。沅陵的山既具北方山峦的巍峨连绵、豪迈雄强,也兼江南水乡的山清水秀,透着生命的活力与蓬勃的气息。

“邀驭风之客,会绝尘之子。”在半空中俯瞰沅陵,山脉纵横,山峦重叠,十万大山,峭崿岫碕,群山苍翠,常年岚雾缭绕,紫气氤氲。《辰州府志》记载:“丘壑渊宏,峰峦耸峻,多足以娱耳目而快游观。故就一郡志之,则曰‘洪山叠翠’曰‘酉水拖监’、曰‘铜柱经霜’、曰‘浮图捍水’……曰‘酉洞晴霞’、曰‘壶头夜月’。”

微信图片_20230726162148.jpg

沅陵的大山。戴小雨 摄影

沅陵的地形似一片西南东北走向饱满润泽的巨型树叶,水流为经脉,山陵为叶肉,静静斜卧在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间的接壤处。处在地球最神秘的北纬28度地区的沅陵,同样有许多神秘独特的自然风景,由此形成一条独特的山水与民俗文化景区带。倘若在山花烂漫的春季来一场大穿越,沿着当年大禹的足迹,寻一寻洪山界上蜘蛛庵的古迹,听一听老居士口口相传的故事;在金华山绝壁上的寺庙里炒一碟山竹笋,吃一顿斋饭,听山风旗帜般飘舞;跨过杨溪,登上九龙山,观漫山红遍的杜鹃花后,搭一顶帐篷,看一看九龙寺上的星空、云海和日出;或者,从齐眉界林场出发,去老虎尖上体味“乍峨云从洞,逶迤猛虎冈。山风吹行人,衣带何飘扬……”

大山大水的沅陵,自有无数文人骚客写诗作赋,留下千古名篇。从战国屈原的《涉江》到唐代王昌龄的《送吴十九往沅陵》、再到明代杨慎的《宿马底驿》、清代张锡崇的《望二酉山》,每一首诗或浓墨重彩,或素若水墨,写尽了沅陵的山水之美。一代文豪沈从文先生视沅陵为第二故乡,对沅陵的山水之美有着深刻的体悟,他在《沅陵的人》中写道:“群峰竞秀,积翠凝蓝,在细雨中或阳光下看来,颜色真无可形容。山脚下一带树林,一些俨如有意为之布局恰到好处的小小房子,绕河洲树林边一湾溪水,一道长桥,一片烟。香草山花,随手可以掇拾。《楚辞》中的山鬼、云中君,仿佛如在眼前。”林则徐一生三涉沅陵,与沅陵山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仅有“路穿石罅出,云绕马蹄飞”的豪迈气概,更有“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深情告白。

曾经有一个平原的朋友问我住在山里的感觉,我随口道,开门见山呀。沅陵十万大山,山峦重叠,脊谷绵延,俯仰之间皆是山。在这炎炎夏日,无论是去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齐眉界国家森林公园、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还是随便找个野山,寻条野路,开着GPS,按着前人留下的轨迹慢慢走,都是树木掩映,青绿耀眼,都是清风拂面,凉爽宜人。不过,私下以为,值得一去再去的还是圣人山。

在沅陵,圣人山是一种光辉。海拔1355米的天平峰是沅陵的屋脊,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户外爱好者去攀登。站在天平峰极目远眺,山峦绵延百里,云海之上的群峰宛如海市蜃楼。不过,相较于它的海拔和景致,圣人山远古的传说更让世人传颂,宛如人们喜欢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但更爱他高尚的灵魂。

沅陵有两座山,一座是二酉山,因博士官伏胜避秦世乱二酉藏书,成为世人皆知的文化圣山。一座是因大禹治水,道经大楚南,导河积石,惊风走雷,因人而圣的圣人山。相传洞庭湖流域洪水泛滥,才结婚四天的夏禹告别妻子涂山氏,带着助手应龙、玄龟,一路风餐露宿,经张家界金鞭溪、天门山,沿深溪一路向南,过沅水,抵达洪山界,在仙门山祭拜了盘古后,风伯带来消息,说沅水下游水患更加严重,大禹即夜启程,登上圣人山的最高峰天平峰,夜观天象,俯察洞庭湖,与恶龙搏斗,又带领百姓疏通沅水,筑堤修坝,降服洪魔。后人在圣人山上修建天平寺,刻撰“禹王碑”,记录当年夏禹治水,尊称他为圣人,感念这个一腔热血的巨人慈父般的深情厚意,传颂他给这一方山水倾注了安宁、平和而深沉的灵魂。

222.jpg

沅陵圣人山风电基地。瞿云 摄影

千百年来,圣人山散发着生命的张力,它宽阔的山林及丰饶的物产更是恩泽了这里的世代百姓。民国19年《沅陵县志》记载:“邑中岭阜纷错,林壑阻深,诚天然林国也。”圣人山位于沅陵凉水井镇大枫溪村,与溆浦县低庄镇大渭溪村交界,一山连两县。属雪峰山脉北支,南北走向,主峰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有72平方公里。海拔皆在一千米以上的九龙山、羊皮帽、寨里举在它的南边,而厥草坡、钟鼓界在它的北边。再往北还有黑尖、天鹅池、老虎尖。这些高大山脉屏障一样屹立在沅陵与辰溪、溆浦、桃源、安化五县的边界上。圣人山植被茂密,古藤绕林,老树参天,红豆杉、楠木、银杏、榉木、檫树随处可见。红豆杉又名紫杉,被称为“森林王后”“风水神树”,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经过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物,在一些地方作为不朽的象征,被种植在中世纪的寺院里。据大枫溪村的村干部介绍,圣人山的大枫溪、王溪、黑溪一带有成片的红豆杉,其中不乏百年大树。

圣人山颇受户外爱好者的青睐,不仅仅因为它是沅陵海拔最高的山,山高林密,山上气温比山下低5-10℃,更是因为圣人山可游玩的地方特别多。比如大枫溪、蒙溪、黑洞溪的溯溪,两岸树木郁葱,溪水清澈见底,堪比天然浴池。溪滩大岩石绿苔厚裹,相叠成趣,溪里卵石斑斓,或红或紫,如梦如幻。盛夏时节,呼朋唤友一路逆水而上,可消暑,可探险、可访幽,可溯源。比如瀑布群。圣人山有108个瀑布。传说,每一个瀑布都是夏禹手中那根拐杖敲击山路留下的印记。每到雨季,群山之间,悬崖之上,108个瀑布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如雨柱如飞练如流云,跌落百丈山涧,在你一抬头,一转身之际,与你满怀相撞,送你一场视觉的盛宴。如果你是一个植物学爱好者,圣人山四季山花烂漫,兰草、杜鹃、黄腊梅……仅野樱桃树有近2万株。如果春天上山,盛开的红的白的樱桃花,烂漫如云烟,遍布山野,分不清是一团一团岚雾挂在树上,还是满树花开。如果你喜欢探古寻遗,拓一帧古碑文,去白鹤仙人桥上吟唱:“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名山必有名寺,圣人山有龙现寺和天平寺。龙现寺平时无人居住,只在观音菩萨生日的那几天山下的居民才会来寺庙做会。据说,这几年,香火还蛮旺。龙现寺也是有来历的。传说有一位老和尚在此修行多年,某年,有一个年轻后生每天都来找他下棋。后生每隔一会儿,便不由自主地拧紧眉头,筛糠一样晃动身子。老和尚多少有些修为,看出后生不是精就是怪,绝非一般凡人,也看出他身体出了毛病。老和尚思量了几天后,披了镇寺的袈裟,挂了桃符,撒了雄黄在他座位下。后生现出原形,原来是一条乌棒龙。老和尚看到龙鳞下有一条大蜈蚣,忙唤出庙门边觅食的大公鸡,大公鸡飞到乌棒龙背上,一口啄食了大蜈蚣。康复后的乌棒龙一直想找机会报答老和尚。某天,俩人又在大殿外下棋,见许多村民结队下山桃水,和尚指了指村民说,“如来不舍穿针之福,帮他们才是你我最大的福报。”乌棒龙会意,即时呼风唤雨,卷云兴浪。俄而,寺庙上空狂风大作,暴雨如注,破庙飘摇欲坠,老和尚哪见过这阵仗,吓得大喊“够了,够了!”其实,寺外水井的水才到一半。从此,水井一直只有半池水,涝年不满溢,旱年不干枯。今年夏天连续三个月滴雨未下,其他地方都靠水车送水,唯独龙现寺外的水井一直有半池井水。

如今去圣人山,更多了一道风景——圣人山风车。三十架风车以雄鹰的姿势展翅于雄浑而又寥廓的天地山峦之间,挚天旋转,是圣人山触摸蓝天的手,更像是马龙手下的神笔,化风为电,照亮人间。

站在被削去帽尖的羊皮帽山(海拔1232米,沅陵和溆浦的交界之地)的山顶举目四望,艳阳当空,蓝天如布,远山青黛苍茫。六公里的上山路盘山而上,远看宛如挂在峭壁上,令人望而生畏。山顶的公路则是串起众峰众岭的银线,如蜿蜒于山巅之间的长龙,又像缠山绕岭的飘带。高山顶上的公路本身也成了一道风景!沿山顶公路耸立的三十部风车位成“u”字形排列,像三十粒珍珠,串成一条项链,挂在圣人山的脖子上。只有站在风车下才能真正感受到风机的大。九十多米高,四五人也合抱不过来的塔筒直冲天际,三片风叶挚举在空中显得那么笨重。我甚至有些杞人忧天地担心,要刮多大的风才能让这些叶片转起来,才能让风变成电——这个神奇而又科学的物理能量转换让我迷糊而又叹服。

几年前,我旅游穿越塔里木盆地,看到公路两边的风车,一排排,一列列,丛林一般,和浩瀚的沙漠一样无边际,无尽头,令人震撼。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圣人山的南北山岭,南起荔溪乡九龙山,北至马底驿钟鼓界山,在纵贯几十公里的雪峰山岭上将架起上百架风车。不过,无论你从南往北,还是从北往南,都会以风车为坐标,最后的终点都是圣人山。(朱彩辉)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朱彩辉

编辑:梁馨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741/69/128960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