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海绵”常德,一条老街留住文化与乡愁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诗颖 编辑:陈纲 2024-04-19 10:54:3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诗颖 常德报道

3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从长沙来到常德,考察了常德河街。

习近平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图片

▲3月19日上午,习近平在常德河街考察时,同店主和游客亲切交流。(图源:新华社)

随着总书记的“打卡”,河街作为当红文旅地标、特色文化符号,成为了文旅新热点,常德也再次引发关注。

梳理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发现其不仅是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同时也是一块底蕴十分深厚的文化“海绵”。

历经岁月沧桑,常德这块文化“海绵”在吐纳之间、包容之中,不仅激活了老街,传承了文化,还留住了乡愁。

灵醒之地 “海绵”之城

常德,因水而生、滨水而兴。

城外,是西洞庭;城内,有穿城而过的汤汤沅水,有亚洲最大的城市内湖柳叶湖,还有蜿蜒20余公里的城市内河穿紫河……可以说,水涵养了常德,更赋予了常德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貌。

但这座被水滋养的城市,曾因水而“伤”。

上世纪80年代,因水系改道切断了水源供给,加之两岸污染物大量排放,千年古运河穿紫河一度成为“臭水沟”,也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心头之痛”。

图片

▲穿紫河美景。

全线截污、修建生态滤池、打造海绵城市……经过多年综合整治,穿紫河又恢复了生机,成为一条流光溢彩的“碧玉带”。

常德把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城市建设各个角落,众多城市空间成为可吸水、可蓄水的“海绵体”,让水变得更温顺、更灵醒(常德话,意为很不错)。

走进常德的历史文化时空,发现其更像一块巨大的文化“海绵”。

常德始建于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称武陵、朗州,别名“柳城”,北宋时期始名常德。

“常德德山山有德”。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句“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为善德文化写下注脚,也为常德注入了更深的文化底蕴。

图片

▲澧县城头山遗址。

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城市”。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和6300多年前早期“城市”印记,被誉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这里是刘海砍樵等神话的传说地;是“囊萤夜读”的故事发生地;是屈原写下《天问》《九歌》等名篇的创作地;也是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挥洒之地。

当然,最具盛名的,是陶渊明笔下令人心驰神往的桃花源……

千百年来的历史与文化,尽藏“海绵”常德之中。

常德在历史上曾遭受七次毁城之灾,又七次重建。古城一次次从废墟中重生,靠的是那割不断、毁不掉的文化根脉,靠的是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包容并蓄的精神。

河街:烟火气和文化味的交融

如果说常德是“海绵”,那么河街就是典型代表。

擂茶馆的缕缕清香、鸳鸯走马楼的声声高腔、麻石板路上的轻快脚步……三里老街,商铺林立,常德河街的烟火气十足,城市的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共生共荣。

河街不仅是常德水环境综合治理过程的重要场景,更是常德城市文脉的传承之地。

图片

▲上世纪30年代的河街。(资料图)

常德河街,最早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这里地处沅江边,曾是繁华一时的“湘西大码头”。

桨声灯影里的吊脚楼,散发着水气的麻石地面,戏院、洋行、茶楼、客栈……这是沈从文《湘行散记》里描述的常德河街。1922年,沈从文曾在河街租住数月。

抗日战争中,常德会战异常惨烈,有国际媒体称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毁于战火的河街,铭刻着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2015年,常德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于是,新河街的选址就定在穿紫河畔,而原河街的位置,则成为了常德又一个著名景点诗墙公园。

图片

▲河街全景。

2016年,易地重建的河街涅槃重生。它复原了古河街的原始风貌,打造了一个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有民俗,同时兼具商业和休闲观光氛围的新型综合街区,使得常德老城的历史与文化在城市核心地带得以激活复苏。

为了最大程度修旧如旧,常德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收集了60多篇文史论述、500多卷档案资料、370多份故人文稿和230多幅珍贵图片。

正是这些刨根问底的细节追求,才让常德河街成为留住历史记忆、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

“这地方,打擂茶用的是花椒棒,吃米粉泡的是牛肉汤……这地方的名字就叫常德……”河街上,常德丝弦婉转动听,一首《常德是个好地方》瞬间勾起了人们的回忆。

图片

▲常德河街人头攒动。(图源:常德发布)

老街是读懂一座城市最鲜活,也是最厚重的一页。河街的常德丝弦、高腔、澧水船工号子等非遗技艺,串联了过去、现在和将来,饱含着文化味和烟火气。

如今,这里人气激增,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不仅来自国内,还有不少从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远道而来。

河街,每天都在上演现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文”“旅”如何深度融合

通过非遗技艺展示等鲜活场景,河街以深厚的文化带动了流量,也激荡起常德文旅的“一池春水”。

河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从这里出发,常德乃至整个湖南要进一步打造好文化“海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课题待解。

如何做好文化传承、留住乡愁。城市建设,要让居民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承好。

图片

▲常德丝弦表演。(莫益福/摄)

我们看到,为了发展好常德丝弦,传承人利用更多年轻元素和方言特色,让唱词、对白更有韵味;常德市汉剧高腔保护传承中心与几所学校联合开办常德高腔后备人才定向委培班;澧水船工号子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让传承工作面向青少年;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计划用十多年时间,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还原到一根长10米的巨型红椿阴沉木上……

文化首先要传承下来,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但也应看到,一些非遗等文化遗产正濒临困境;有些传统文化难以“亲近”年轻人,给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做好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

如何将烟火气和文化味有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只是传承人的“孤芳自赏”,可能仍难免走向没落甚至消失。

传统文化只有走向大众、走向市场,才会有蓬勃生命力。

常德河街的样本意义,在于将烟火气和文化味有机结合,不仅为非遗文化和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游客在这里可以看非遗表演,体验美食文化,还可以娱乐、购物。繁荣的文旅市场,养活了众多手艺人、非遗传承人,从而为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养分。

常德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就是通过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实现自然水系连通活水,以此实现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同理,将烟火气和文化味贯通,传统文化的弘扬才会更有源头活水。

图片

▲戏剧演员在常德河街鸳鸯走马楼内演出。(图源:常德发布)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此次湖南之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道“融合命题”:一道是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一道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湖南正积极开解“融合命题”。不仅省委主要领导专题调研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此次湖南省党政代表团赴琼皖沪三地学习考察,也专门就文旅进行了学习借鉴。

比如,海南旅游业的一些新玩法、新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常德努力探索“非遗+文旅”“非遗+教育”“非遗+科技”的跨界、跨域、跨业新模式,桃源刺绣、麻质画、常德木雕等50余家非遗团队入驻常德河街,打造情景式、沉浸式多元文化体验,让国潮非遗融入到市民游客的日常生活中。

一条老街,正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载体和纽带。

图片

▲常德鸟瞰图。(资料图)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常德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而文化“海棉”也在吞吐之间,不断进行城市底蕴的传承和发扬。

“吐故纳新”的常德,正在绘制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画卷。

螃蟹栏目.gif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诗颖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48/53/137457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