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日,浩浩荡荡的潇水呈“S”形,从道县县城蜿蜒而过。
穿过城南门的古城墙,一座浮桥映入眼帘。
百余米的浮桥,横在一字排开的20多条铁船上,静静地躺在潇水之上,承载着南来北往人们的出行。
↑6月29日,道县上关乡水南村红军渡。1934年11月18日,耿飚率领的红军部队曾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在此地搭建浮桥、抢渡潇水。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道县位于潇水西岸,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会处,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中到达这里,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站在渡口处,若不是旁边的石碑上写着“红军渡”三个大字,谁能想到,85年前,这里曾发生了红军抢渡潇水的战斗。
1934年11月18日,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在这里夜渡潇水,奔袭道州城,为红军主力渡潇水开辟了道路。
“当时,攻城的任务交给了由团长耿飚和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道县文联主席、县史志办原副主任唐小峰介绍,接到命令后,红四团急行军100公里奔袭道州。耿飚命令红四团立刻跑步前进,于18日傍晚迅速占领了道州城南、潇水东岸的水南村。
“当时的道州城,城里无重兵把守,只有用1万元大洋请的一个连广西兵守城,县保安团也仅留下40名团丁。为了不让红军过河,他们把浮桥连接水南村的一段铁链全部截断,把浮桥摆到了城墙这一侧。”唐小峰告诉记者,要占领道州,就必须先过潇水。
18日午夜,红二师师长陈光来电,命令红四团立即行动,泅渡过河,夺取浮桥。耿飚将陈师长的命令转告杨成武,立即布置行动,命令第一营为攻城突击队,进入战斗位置;派工兵排长、一名副班长和两名水性好的战士,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由南门口游水过去。
渡河中,一名战士在急流中中弹牺牲,其余三名战士成功登陆,迅速占领了河西渡口。敌人慑于红军的威势,虚放几枪就逃出了县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浮桥被迅速架好,红军后续部队顺利过河,迅速攻占了县城。
在渡口附近,当地居民蔡绍华回忆,他的爷爷蔡如燕就曾向他讲过当地群众帮助红军渡河的故事。
“当时,我爷爷在城墙边开了一家粉店。”蔡绍华说,“耿飚带部队来到这里后,几名战士游过江来。爷爷以前听别人说过,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从不欺压百姓。他觉得红军很友善,不像国民党之前说的那样,就找到表兄黄玉祥和几个平时关系要好的村民商量着帮助红军过河。”
时值初冬,河面上寒冷刺骨。蔡如燕等几名群众从家里拿出晾衣服用的长竹竿,和几名红军一道下河,借着北风,帮助红军将浮桥从西岸撑到东岸,并帮助红军固定铁链,架设浮桥。
拴好浮桥后,红军战士把蔡如燕等人接到住满了红军的村民家。两位首长模样的人过来和他们亲切握手,并亲手端来饭菜。“后来,爷爷才知道,当年为他们端菜送饭的两位首长,竟然是耿飚和杨成武将军。”蔡绍华说。
“上个世纪80年代,爷爷给耿飚将军写了信。后来,耿飚在回信中对此事也记忆犹新。”在蔡绍华的家中,耿飚的亲笔回信以及爷爷蔡如燕的回忆录,被一家人细心珍藏。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当年帮助红军的几位老乡都已不在人世,只有帮助红军渡河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如今的渡口,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军渡”,成为道县远近闻名的一处名胜。
浮桥上,两岸的人们来来往往。浮桥不远处,建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的公路新桥,人群车辆川流不息,承载着道县人民谋发展的新希望。
【采访手记】
延续红色亲情
张斌
每一个渡口,都有一个故事。85年的岁月,就这样浓缩在道县“红军渡”的红色故事里,静静地流淌。浮桥虽然模样已变,但说起那段光辉的岁月,人们都会发出由衷感慨。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后来,耿飚将军之女耿焱还特意来到道县,探望了蔡如燕老人的后人蔡绍华一家,并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在“红军渡”走了个来回。耿焱说,自己代替父亲完成愿望,一是来看看曾经帮助过红军的老百姓后人,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二是传承当年的红军精神,告诉后辈不能忘记对红军作出贡献的老百姓,军爱民,民爱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只有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当年的渡口浮桥,成为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见证。如今的“红军渡”,继续见证着红军后人与人民群众的亲情延续。也许,历经沧海桑田,很多有形的印迹终会被雨打风吹去,但印刻在人们心中的红色亲情,必将在延续和传承中成为永恒。
昨日的历史,正照亮今天的道路。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今天的道县正展露出崭新的发展姿态。当年的纷飞战火,早已被如今的繁华祥和所淹没,而奔流不息的潇水,将一直诉说这个当年的故事。(记者张斌 唐亚新 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