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回望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酝酿的过程中,活跃着一群湖湘青年。在湖南长沙,他们组建了新民学会,立志改造世界与中国;在法国蒙达尔纪,他们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酝酿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湖南、蒙达尔纪,都是他们出发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6月16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红网调研时指出,要牢记党史,立足湖南省党史资源丰富的优势,用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报道,大力宣传好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6月12日发表文章,讲述了湖南在蒙达尔纪买下李石曾故居并计划改造成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背后的故事,让这群湖湘青年和蒙达尔纪这座小城,重新在湖南人的视野中鲜活。
6月22日起,红网和时刻新闻同步推出系列融合报道《回望出发的地方——赴法勤工俭学和红色小镇蒙达尔纪》,在中国强起来的今天,回望那一段峥嵘岁月。
相关链接: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一]赴法勤工俭学背后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二]蒙达尔纪雷蒙特列街15号 湖南的一扇“历史之窗”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三]蒙达尔纪,那个青春热血的勤工俭学朋友圈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四]蔡和森赴法探索革命道路 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五]向警予:中国共产党唯一女创始人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六]李维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七]赴法勤工俭学:李立三从此步上政治舞台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八]蔡畅: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岳阳华容县烈士公园里,青松挺拔,翠竹常青,何长工纪念馆就坐落于此。大厅里,矗立着一座何长工大型雕塑,背景的浅浮雕是浩浩荡荡的长江,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以及闻名天下的岳阳楼等特色元素。
华容是长江入湘第一县,从小受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古训熏陶的何长工,以博大的胸怀和忧患天下的担当精神,在他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勤勤恳恳,百折不挠,呕心沥血,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赴法勤工俭学是一种历史的幸运
在华容县原文体局副局长郭清彬看来,何长工是一个多面手,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行行有成就。
在土地革命时期,何长工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在红军长征时期,他与反蒋的广东军阀陈济棠的代表谈判,达成就地停战等五项秘密协议,使红军经过陈部的防区时未遭堵截;在抗战时期,他长期担负抗日军政大学的领导工作,培养了许多人民军队的指挥官;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源源不断地为前方战线提供枪炮弹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重工业部部长、地质部副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务。
“何长工坚决不做旧世界的长工,却为民众扛了一辈子长工。”郭清彬说,赴法勤工俭学是何长工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在法国,他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学到了科学知识,寻求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
何长工自己曾坦言,他赴法勤工俭学是一种历史的幸运,得益于毛泽东、罗喜闻等人的极力筹谋。“一个求知若渴的青年遇上一个新社会启蒙的机会,几位既善于组织,又善于谋划的智者,为千百有志中国青年铺垫了一条求知求真理的路。可以说,七十载革命生活,起伏跌宕却矢志不移,最得益于当年北京赴法预备班和赴法勤工俭学的磨砺。”
1918年,何长工刚从湖南长沙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就来到北京进入毛泽东等人筹办的长辛店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法语。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何长工也卷进了火热斗争的浪潮,他与学生们一起火烧曹汝霖公馆,带着国货日用品下乡宣传,抵制日货。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何长工的思想得到了新的启迪。
1919年12月底,何长工与一批有志青年在上海港登上轮船赴法国勤工俭学。轮船在路上的每一次停靠,何长工等赴法学子们都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教育。看到轮船停靠的第一站——香港的情景,他们眼含屈辱的泪水吟咏起悲愤的诗句:“败政山河碎,国耻倍添仇。”在西贡、新加坡、科伦坡等地,流落国外的侨胞拿着彩旗像迎送亲人一样接送勤工俭学学生。听着侨胞们备受欺凌的血泪叙述和热切期望,何长工让祖国变得富强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初到巴黎,没有正式工作,他扫街道,搞搬运,拉车子,到巴黎近郊的比昂吉尔区雷诺汽车分厂做钳工。后入雷尔旺学校读书,又转到比利时安德勒学校(劳动大学)半工半续。1922年6月,在旅欧勤工俭学斗争中,周恩来等人组织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总支部。不久,何长工同旅欧总支部取得了联系并加入该组织,成为旅欧总支部中最早的党员之一。1923年初,何长工离开法国到比利时进入劳动大学学习。年终,经旅欧支部安排,何长工离开比利时,途经法国,返回中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在井冈山上书写传奇人生
以后的几十年中,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代,正如毛泽东给他所取的名字那样,何长工为人民军队扛了一辈子长工,为中国共产党扛了一辈子长工,为民众扛了一辈子长工。
1924年春天,组织上接受了何长工返回湖南华容从事革命斗争的请求,他同归国同仁一起创办了新教育会,使教育网络成为革命发动的体系,为在华容地区开展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基础。1925年在南县、华容从事学生运动,曾任新华中学校长,并任该校中共党委书记,创建该地区中共党团组织。1926年秋任华容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中共南(县)华(容)地委常委兼军事部部长。1927年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后任连党代表。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
井冈山上有何长工最辉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秋收起义的部队扛着他亲手设计、制作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冲上井冈山;他深得毛泽东的信任,被派到井冈山地方武装王佐的部队担任党代表,成功地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一支革命队伍,使红军在井冈山站稳了脚;后又受党的委托,他历尽艰险寻找并接应朱德、陈毅的部队上山;在朱、毛胜利会师后,又把国民党营垒中毕占云、张威起义过来的部队“由白变红”,并将彭德怀、滕代远的红五军迎上山,使井冈山红军步入最强大时期。
一生革命半生从教
“何长工一生革命,半生从教,是人民军队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郭树彬说,从1931年到1947年,何长工先后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长期领导抗日军政大学。
1948年4月,何长工出任东北军政大学校长,亲自为学校选址。解放后,他又创办了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到地质部(现为国土资源部)工作后,他首先从正规院校抓起,开始创办地质教育。
由于当时北京、长春两所地质学院组建不久,尚无校舍,招收的学生只能借地上课。为此,何长工亲自抓学校选址、师资调配、建校规模、重要基建物资供应等。一年之后,新中国地质教育的最高学府——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教学楼竣工,学生们进入新校舍上课。何长工后来又领导创办了南京、武汉、重庆、长春、西安、宣化、北京、郑州、广州、昆明等十所中等地质专业学校。
结束中国没有地质勘探装备工业的历史
何长工十分重视地质勘探装备和地质机械仪器生产。地质部建部前,中国还没有地质勘探装备和机械仪器制造工业,装备和仪器全部依靠进口。建部后,何长工提出中国要自己生产地质勘探装备,他找到供应司长,让供应司先负责筹备。“如有困难解决不了,我亲自去‘磕’头请人解决。”
“何长工早年赴法勤工俭学时学的是机械,后来又担任过多年军工部长、军械部长,对机械很内行。”郭清彬说,他深知若按照常规从头抓起,从建厂设计和培训人员到最后形成制造工业,起码需要几十年时间。
为了缩短时间,何长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借鸡生蛋”的办法。1953年,他把原属铁道部的张家口铁路工厂“一锅端”过来,加以改造扩建,1954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地质勘探装备制造厂——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结束了中国没有地质勘探装备工业的历史。
后来,何长工以同样的方法先后建立了衡阳、上海、北京、天津、重庆等5个探矿机械厂和北京、上海、重庆等3个地质仪器厂及无锡钻探工具厂。中国地质勘探装备和机械仪器工业基本形成完整体系,产品生产初具规模。
郭清彬回忆,1983年11月,何长工回到华容县,坚持不坐凳子,站着为乡亲们做了近3个小时的演讲,第一句话就是:整整56年了,华容的儿子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