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年三味”④丨但愿“妈妈菜”不会成为“文物”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胡冲 2021-02-18 22:35:22
时刻新闻
—分享—

1613653992(1).jpg

文/吕高安

正月初三(2月14日),拙文《过年三味之三·尝尝我家“妈妈菜”》在红网首发后,拨动了众多网友的心弦,引起强烈反响。到正月初六晚12点止,该文点击量达5.4万人次,而且早被网易等转发,列为网络热搜。有人说:“这是献给情人节的特别礼物。”一片赞叹声中,也夹杂不少担忧:“妈妈菜”或许成为“文物”。

1613653956(1).jpg

拙文《过年三味之三·尝尝我家“妈妈菜”》成为网络热搜。

这不无道理。君不见,50岁以下的妈妈,很多不会做“妈妈菜”。她们习惯于饭来张口,潇潇洒洒下馆子、“啃老”、点外卖、充当麻将馆“吃货”、东撮一餐西混一顿、吃减肥“营养餐”……唯独不想潇潇洒洒进厨房,“妈妈菜”离她们越来越远。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没时间搞。职场竞争激烈,蓝领白领忙工作。尤其在银行、电力、通讯、交通等行业收费、服务网点,企业流水作业车间,财会、审计、科研等岗位,大多由女性坚守,朝九晚五,或5+2,白+黑,容不得半点差池。下班空档,忙小孩,忙社交,忙逛街,忙美容......哪有时间、心思搞“妈妈菜”呢?

二是懒得搞。厨房的干活,买菜、洗菜、切菜、炒菜、调料、抹桌、洗碗、打扫厨房,是工序连锁、操作繁琐的“系统工程”。就说买菜,没有“望闻问切”之功,随时会买假货烂货。拿回家,你厨艺再高也是白搭。

三是不屑或不愿搞。改革开放,给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人们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认同,也因之发生大变。西方餐饮渗透国内,很快被追求简单省时、快捷卫生的中青年所接受。尤其是少年儿童,吃“麦当劳”“必胜客”,比玩手机还快。久而久之,有些人的味蕾被打上烙印,对油油烟烟、洗洗刷刷、七七八八的“妈妈菜”疏而远之,以为这是耽误时间、损耗精力、墨守成规、破坏卫生的“劳什子”。

于是,不精厨艺、不会厨艺者比比皆是。据说有对新人结婚一年了,厨具从未动过。为推做一次饭菜而闹离婚者不是没有。有些人不但不做“妈妈菜”,甚至对热心厨艺的妈妈冷嘲热讽,敬而远之。尤其是一些知识女性,认为进厨房有损身份,会厨艺是庸俗的表现。

观念一旦生变,一朝一夕难以“拨乱反正”。应该说,不屑或不愿是“妈妈菜”受阻的最大因素。

我对老婆说,当年你突击一下就上了重点大学;后来盯盯摸摸,又出版专著发表论文,评上教授;再挺一挺教学,与同事在全国夺冠。难道做饭菜比这些难得多?旁敲侧击之下,老婆拿起掌勺,慢慢靠近灶台,现在竟能倒腾出几个像样的菜。儿子总说自己的“妈妈菜”,能香飘海外。前段岳父住院,岳母没空,于是老婆上班、掌锅见缝插针,别提老爷子多高兴啦。

悠悠万事吃喝为要,我最佩服男人能喝,女人能厨。虽然父母去世,但姐姐妹妹弟弟妹夫,早已锤炼得一手好厨艺,让我每次回邵阳,都百倍感受亲情。人们对“妈妈菜”依然很有味觉,很有情结,很有依恋,但是,一些人却缺乏传承“妈妈菜”的担当。平时得过且过,对付一天是一天,逢年过节,也喜欢在酒店订餐,杯光交筹,空话套话,至爱亲朋团聚,仿佛官场应酬。

如今“妈妈菜”的作者,大都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再过一二十年,谁来接班?接不了班,“妈妈菜”将逐渐萎缩,以至濒临灭绝,真到成为“文物”那一天,就悲哀了。

1613654004(1).jpg

1613654019(1).jpg

年青妈妈做的“妈妈菜”。S摄影

正在搔头抓脑的当儿,朋友请我吃家宴。漂亮的女主人,沏好茶便进厨房,菜刀与砧板交响,掌勺随菜锅飞舞,巧手四十分钟,便“出台”十来个菜,干湿营养,调配合理,蒸煮炒炖,厨艺齐全的湘菜。喷香烘托着“卖相”,赏心悦目得犹如观摩一场艺术展览。

在座几个朋友,“咋咋”抿嘴之间,问女主人秘诀,她笑而不宣,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同一个菜有不同做法。并说她们建了一个群,40多岁的妈妈们,不时交流“妈妈菜”,近一年来尤甚。我们为之点赞。

疫情暴发,成为社会变革的一个分水岭,不亚于一场经济危机。百业受害,餐饮业却一枝独秀。饭店餐馆排挡,整日宾客盈门、熙熙攘攘,美团快餐业尤其火爆,人们依然津津乐道于南北风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离得开嘴,哪个人离得开吃呢?

但是,疫情后时代,在防疫这根弦,依然需要绷紧的背景下,聚集酒店餐馆不宜过分。于是传承民族烹饪文化,提倡居家享受“妈妈菜”,尤显重要和必要。我有个学生,夫妇合作的“妈妈菜”每天晒三次,一年多来从未间断,亲们点赞:此举给群里增添温馨,也是为抗疫加油。

自茹毛饮血起,饮食折射出人类产生发展的轨迹。2017年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推出并广受好评。此后,中央和地方主媒又陆续发布一系列相关报道,透过“妈妈菜”发展而来的餐饮文化,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为爱国主义教育“加餐”。

但愿“妈妈菜”传承弘扬,断不会成为“文物”。

2021年2月18日(大年初七)于长沙

作者简介

吕高安,男,邵阳市人,作家,书法家,教授级高级政工师,湖南高速集团中层干部。出版专著一部。近10年来在央省主媒发布文学、新闻、评论近400篇140万字。执行主编12卷本140万字文化丛书,获省领导撰文高评。散文《被十字架腰斩的情缘》获中国长城文学奖、全国法制文学二等奖;散文《猪血丸子弹起过年的“土琵琶”》被选为高校教材;散文《娘,你眼角的泪干了没有》网络点击量60多万次,获众多网民、名家好评。报告文学《解密“种子”的基因》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入选中宣部《时代楷模钟扬》一书。评论《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国”:青春中国的最炫唱响》红网首发,并被数百家网站转发。理论文章《政治视域下加强农耕文明教育势在必行》被湖南省委宣传部授予“2019年度全省政治思想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相关报道:

“过年三味”①丨“年”到疫情后时代

“过年三味”②丨“年”到底有多久?

“过年三味”③丨尝尝我家“妈妈菜”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2/18/90040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