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后的胜利】绥宁梅口阻击战:武阳大捷前的一场胜仗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潘锦 编辑:康晓乔 2015-08-17 00:12:15
时刻新闻
—分享—

《最后的胜利》湘西会战报道组前往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梅口村,走访梅口阻击战战壕遗址

(《最后的胜利》湘西会战报道组前往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的梅口村,走访梅口阻击战战壕遗址)

梅口阻击战战壕遗址

(梅口阻击战战壕遗址)

在战壕遗址内,报道组捧取了沾有抗战先烈热血的泥土,装进了象征胜利的子弹陶罐内,带回长沙

(在战壕遗址内,报道组捧取了沾有抗战先烈热血的泥土,装进了象征胜利的子弹陶罐内,带回长沙)

经粗略测量,战壕遗址最深处达1.5米

(经粗略测量,战壕遗址最深处达1.5米)

当年,我方军队在日军达到梅口前,抢占了制高点

(当年,我方军队在日军达到梅口前,抢占了制高点)

梅口村83岁的老村民邹祥国,讲述有关梅口阻击战的点滴细节

(梅口村83岁的老村民邹祥国,讲述有关梅口阻击战的点滴细节)    

红网专题:最后的胜利

  湘西报道组报道:

  【最后的胜利】报道组重访抗战胜利受降地芷江

  【最后的胜利】抗战中的芷江机场:侵华日军的“眼中钉”

  【最后的胜利】芷江从战火中走向世界

  【最后的胜利】绥宁梅口阻击战:武阳大捷前的一场胜仗

  【最后的胜利】毙敌1500余名 武阳大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最后的胜利】绥宁:抗战热土变身发展强县

  【最后的胜利】“天险第一关”洞口塘:鏖战七昼夜 痛失两天后收复

  【最后的胜利】洞口县从硝烟战火中重整山河

  【最后的胜利】记者手记:一块烈士墓碑背后的“幸”与“不幸”

  【最后的胜利】武冈黄埔军校二分校:为前线输送两万战斗人才

  【最后的胜利】老兵向本全:得知日本投降后悄无声息回乡

  【最后的胜利】祥和武冈:抗战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最后的胜利】战时“后花园”蓝田聚集20余所学校

  【最后的胜利】涟源:走出“围城”的“湘中明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潘锦 绥宁报道
  
  发生在绥宁县马鞍山的武阳大捷,曾被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提到“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的位置,不过,熟悉绥宁县抗战史的人都知道,若当年抗战国军没有在梅口之战中顽强拼杀,重挫日军,武阳之战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今日,《最后的胜利》湘西会战报道组前往位于绥宁县关峡苗族乡的梅口村,走访梅口阻击战战壕遗址,取一抔抗战烈士血染过的热土;听当地老村民讲述当年战事的点滴细节。
  
  激战两天两夜 迫使日军逃窜武阳
  
  1945年4月9日,日军兵分三路,向芷江发起攻略战。4月23日,南线日军68师第58旅团3000余人,由新宁经城步进犯绥宁县,企图由梅口进占长铺子(今绥宁县城),然后顺巫水而下占领洪江,再攻击芷江中美联合空军基地。
  
  “梅口这个地方,国军早有准备。打开地图一看,如果日本人从武冈过来,要进入芷江,必须经过梅口,所以就在这里提前筑好工事。”绥宁县文物局局长向先忠介绍。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四十四师一三二团,本打算由长铺子途径梅口移防城步。前行途中,前方侦察兵回来报告,前方7公里外发现日军。得知这一消息,即将达到梅口的一三二团,加快了行军速度。
  
  今年83岁,曾经亲历梅口狙击战的老村民邹祥国告诉记者,当年,就在国民革命军即将抵达而又未到达梅口之际,日军派遣的侦察兵来到了梅口,进村打探一番,发现并无军队驻守。却不料,就在日军侦察兵返回报告大部队的途中,我方部队抵达梅口。
  
  “为了在日军达到之前抢占有利地形,当时我方部队到梅口时,饭都没吃,直接就上了山。”邹祥国回忆。
  
  正是因为这一时间差,国民革命军抢先占据了制高点。于是,日军刚到梅口,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后来双方激战两天两夜,但日军始终未能攻破防线,导致强渡巫水进占长铺子计划受挫,遂弃下200多具尸体,改向关峡、珠玉窜犯。
  
  27日晚,日军向驻守珠玉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八师一七四团发起进攻,我方驻守的制高点曾一度失守。28日夜,我方奋起反击,夺回高地,日军趁夜幕掩护窜向武阳。
  
  梅口阻击战,我方顽强拼杀,以伤亡600多人为代价,迫使敌寇改变原定进攻路线,也为国民革命军调集部队赢得武阳大捷乃至湘西会战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还受到了军令部嘉奖。
  
  房屋木板被日军拆下当柴烧
  
  今年81岁的梅口村老村民吴进周,日军进犯梅口时他还只有11岁。但那场只打了两天两夜的仗,给他家带来的破坏,他至今记得很清楚。
  
  “当时那些日本人,把我家的猪杀了三头,猪皮和内脏丢了一地,猪皮上全是毛。谷仓里的谷子,被他们拿去喂马,也洒了一地。”
  
  听说日本人即将到梅口,吴进周跟随父母、叔叔一起,逃到了远方一个村落的亲戚家住下。回来时,发现自家房子的木板墙壁,竟然都被日军拆下来当了柴烧。
  
  老人邹祥国回忆,当年日军到达梅口后,他和父亲便离家躲难,留下母亲守家。他记得,那时母亲一个人在家时,还为国民革命军做饭。
  
  先烈拼过命的地方必须保护好
  
  2013年,在进入梅口的四座山头上,向先忠各发现了一条基本上完好的战壕遗址。四个山头之间,还有一条长达2公里的交通壕,用来运输伤病、粮食和弹药。
  
  今日上午,烈日当空,《最后的胜利》湘西会战报道组爬上其中一座山头,触摸当年的战壕遗址,捧取了50克沾染抗战阵亡烈士鲜血的热土。
  
  现场测量,战壕最深处近达1.5米,每隔四五米可见一个丁字形的狙击蹲位。文物局局长向先忠介绍,这条战壕约长160米,另有一条交通壕与对面山头连接。
  
  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埋伏在这里及另三座山头的战壕内,与日军激战两个日夜,重挫对方。
  
  如今,在战壕遗址附近,一段高速公路正好经过于此。绥宁县分管副县长唐艳表示,高速通车后,绥宁将对这里进行开发,让历史被更多的人知晓,但做这些的前提,是要将抗战遗址保护好。
  
  然而,施工当中,战壕的一部分遭到挖掘或填埋。前不久,绥宁县文物局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采取行动,让工程队终止破坏并尽可能地恢复了原貌。不久后,县文物局在战壕周边竖起一块刻有“抗战遗址,考古工地,未经许可,不得挖掘”的十六字石碑。
  
  “这里是先烈们拼过命的地方,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绥宁自己的文化,就必须保护起来。”向先忠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