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后的胜利】战时“后花园” 蓝田聚集20余所学校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王敏 编辑:康晓乔 2015-08-21 00:41:52
时刻新闻
—分享—

1、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走访涟源,走进战时教育重地

(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走访涟源,走进战时教育重地)

2、曾经国立师范学院教师租住过的谭家花屋住宅

(国立师范学院教师租住过的谭家花屋住宅)

3、在国立师范学院旧址上的国师文化墙

(在国立师范学院旧址上的国师文化墙)

红网专题:最后的胜利

  湘西报道组报道:

  【最后的胜利】报道组重访抗战胜利受降地芷江

  【最后的胜利】抗战中的芷江机场:侵华日军的“眼中钉”

  【最后的胜利】芷江从战火中走向世界

  【最后的胜利】绥宁梅口阻击战:武阳大捷前的一场胜仗

  【最后的胜利】毙敌1500余名 武阳大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最后的胜利】绥宁:抗战热土变身发展强县

  【最后的胜利】“天险第一关”洞口塘:鏖战七昼夜 痛失两天后收复

  【最后的胜利】洞口县从硝烟战火中重整山河

  【最后的胜利】记者手记:一块烈士墓碑背后的“幸”与“不幸”

  【最后的胜利】武冈黄埔军校二分校:为前线输送两万战斗人才

  【最后的胜利】老兵向本全:得知日本投降后悄无声息回乡

  【最后的胜利】祥和武冈:抗战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最后的胜利】战时“后花园”蓝田聚集20余所学校

  【最后的胜利】涟源:走出“围城”的“湘中明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见习记者 王敏 涟源报道
  
  巍巍龙山,悠悠涟水。
  
  在革命老区湘中大地上,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一颗闪光的明珠——文化名城涟源。
  
  今日,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走访涟源,感受战时“后花园”湖南教育重地的文化积淀。
  
  20余所学校聚集 成战时教育重镇
  
  蓝田,地处湖南地理几何中心,为涟水发源地。
  
  1938年日军攻占武汉之后,长沙全城疏散,长沙的各个学府、院校只能另则校址。而地处湘中山地的蓝田,成为当时众多学校战时校址的不二之选。
  
  “以蓝田为中心,长郡中学、明德中学、省立一中(今长沙一中)、湖南一师、周南女中(今周南中学)等学校陆续迁来。”涟源市文联工作人员江朝晖介绍,一时之间,平静而古老的蓝田聚集了20余所学校,成为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湖南的后方和教育中心。读书不忘国,救国不忘读书,期间,先后来蓝田任教、求学者超过五万人。
  
  教育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出版、通信、医疗卫生、炼铁、纺织、面粉加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仅在此出版的知名抗战和学术报刊就达到三十多种。涟源成为抗战时期湖南最重要的出版发行基地。1938年,境内商铺有七百余家,从业人员一千多人,商贾云集,既满足了小镇四万多人的生活之需,同时也为前线战事提供了物质之便。
  
  因为学校众多,青年学生集中,当时蓝田出现了蓝田抗日宣传站、桥头河省立临中师范部抗日宣传团、蓝田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等抗日救亡团体。这些抗日救亡团体通过标语、漫画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革命理想,从而使广大青年踏上革命道路,走上抗战前线。
  
  国立师范学院创建 钱钟书在此任教
  
  在战云弥漫的峥嵘岁月里,莘莘学子在血泊中孕育,在抗战中成长。
  
  1938年,中国第一所师范教育专门高等院校——国立师范学院在蓝田光明山创建,设有七个系三个专修班,师生近千人,名列抗战时期全国十大名校之列。同时,汇聚了廖世承、钱基博、钱钟书等百余位学者名师,培育了来自十三个省的英才。在长达6年的时光里,这里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培育中等学校师资的摇篮。
  
  “中国要发展、要富强,首先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育重在教育,首当其冲的就是师范教育。”涟源市政协副主席邱超文认为,国立师范学院创建于蓝田,“地缘”和“房缘”是其中两个重要原因。“当时蓝田水运发达,加上蓝田地处山地,自然环境优美,闹中取静,有读书氛围。”邱超文说,当时蓝田“李园”庄主李云龙热心教育,将“李园”百亩地腾出,作为教学用地,解决了办学用房问题,也成为当时选址在蓝田的原因之一。
  
  如今,涟源还保存有当年钱钟书在谭家花屋租住过的住宅。距离涟源老校门不远,绕过一条曲径通幽的小巷子。在亭亭如盖的老枫树下,一座老民宅掩映其中,青砖灰瓦,穿过老旧的木门,仿佛是再次开打了时光之门。
  
  曾经,一批热心教育事业的名师,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云集于此偏僻山麓,蜗居于民宅一隅,培育了一批栋梁之才。而曾在此租住的文学大师钱钟书,以国师为原型创作了文学名著《围城》。
  
  1944年,国立师范学院西迁溆浦,1945年再迁南岳,后并入湖南大学,后为湖南师范大学。而在国师旧址上,1946年创办了省立十五中,1952年更名为涟源一中。
  
  如今,在国立师范学院旧址上,现在的涟源一中还随处可见国师的影子:国师桥、国师路、国师广场、国师文化墙……
  
  校园内的老樟树,记录着岁月流走的痕迹。当年在这参天古树边,热血青年们冒着硝烟炮火,云集在这涟水之滨,知耻抗战、奋发图强,激扬文字,读书报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