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后的胜利】老兵向本全:得知日本投降后悄无声息回乡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潘锦 编辑:康晓乔 2015-08-20 01:18:43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6日,在武冈市义工联志愿者的带领下,《最后的胜利》报道组来到向本全老人家中,听他讲述当年在岩口铺之战中浴血奋战的经历)

红网专题:最后的胜利

  湘西报道组报道:

  【最后的胜利】报道组重访抗战胜利受降地芷江

  【最后的胜利】抗战中的芷江机场:侵华日军的“眼中钉”

  【最后的胜利】芷江从战火中走向世界

  【最后的胜利】绥宁梅口阻击战:武阳大捷前的一场胜仗

  【最后的胜利】毙敌1500余名 武阳大捷开湘西会战胜利之先声

  【最后的胜利】绥宁:抗战热土变身发展强县

  【最后的胜利】“天险第一关”洞口塘:鏖战七昼夜 痛失两天后收复

  【最后的胜利】洞口县从硝烟战火中重整山河

  【最后的胜利】记者手记:一块烈士墓碑背后的“幸”与“不幸”

  【最后的胜利】武冈黄埔军校二分校:为前线输送两万战斗人才

  【最后的胜利】老兵向本全:得知日本投降后悄无声息回乡

  【最后的胜利】祥和武冈:抗战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最后的胜利】战时“后花园”蓝田聚集20余所学校

  【最后的胜利】涟源:走出“围城”的“湘中明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秦芳 潘锦 武冈报道
  
  为争夺芷江空军基地,进逼重庆,1945年4月9日,侵华日军发动了在中国战场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湘西会战。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
  
  岩口铺(今邵阳县)、芙蓉山(今隆回县)扼邵(邵阳)榆(怀化)公路咽喉,若我军能控制住这两个据点,日军便不能顺利利用这条公路输送兵员、粮弹。所以,这里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现住武冈市马坪乡兰清村的老兵向本全,是当年固守岩口铺的一位普通士兵。8月6日,在武冈市义工联志愿者郑亚明的带领下,《最后的胜利》报道组来到向本全老人家中,听他讲述当年在岩口铺浴血奋战的经历。
  
  向本全老人出生于1926年。1944年,年仅18岁的他被抓为壮丁入伍,随后辗转安江、辗转多地接受了五十多天的基本训练。1945年农历2月湘西会战前,向本全被编入隶属100军19师57团3营9连,分至机枪班。瘦弱、身高不足一米五的他,很快便扛着沉重的机枪踏上了前线。
  
  “日本鬼子像疯了一样,日夜攻击我们,我手中的机关枪都打红了。”在岩口铺之战中,向本全吃尽了苦头,先后被日军炸弹掀起的土掩埋了四次。
  
  “一个班,就只剩下我了,我的长官、我的战友,都牺牲了。”说起战友,老人的表情十分沉重,他曾目睹班里的长官和战友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与日军艰苦作战一个多月,向本全所在的近二千人的57团,到最后仅剩五百余人。
  
  据史料记载,固守岩口铺的第九连,当时只有重机枪1挺、轻机枪6挺、掷弹筒4具、步枪28支,官兵仅96人,自4月15日起与数倍之敌血战数个昼夜,阵地不失,邵榆公路不通,毙敌田丁由五郎大尉以下200余人,战果丰硕,对湘西会战最终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前线与日军激战近两个月后,向本全被安排送伤员到芷江。从芷江返回部队途中,得知日本投降,欣喜之余,他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家乡,自此务农一辈子。

来源:红网

作者:秦芳 潘锦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8/20/11083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